当前位置: 高中学习网 > 高中 >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现代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真题

  • 高中语文
  • 2024-12-12

高中语文现代文?《现代文离骚》原作:屈原 公元前300年 译作:陈弈之 2008年6月18日1. 高阳帝的后人兮,伯庸是我父亲。2. 就在虎年虎月兮,正虎日我降临。3. 父亲算我生辰兮,给我起了好名:4. 大名叫正则兮,表字叫灵均。5. 天赋内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6. 捻江离和香芷兮,缝秋兰做佩巾。那么,高中语文现代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语文16种修辞手法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燕策三》)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现代文阅读精选2024年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术语万能模板

https://wenku.baidu.com/view/b05bd47d8e9951e79b892731.html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 (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高中语文篇目

高中语文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烛之武退秦师》,(后按逗号隔开,不再标明书名号),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陈情表,归去来兮辞,赤壁赋,离骚,短诗十三首,蜀道难,咏怀古迹,锦瑟,荆轲刺秦王,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滕王阁序,兰亭集序,氓,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登建康赏心亭,马嵬,雨霖铃,念奴娇,醉花阴,沁园春,望海潮,定风波,声声慢,永遇乐

问问你的语文老师啊

散文ppt优秀课件

林觉民的《与妻书》,被选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曾让我在课堂上读完热泪盈眶。

‍‍作者林觉民: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此封绝笔书信写下之前,作者林觉民已知此去革命难有生还,民族大义与伉俪之情之间的取舍让他日夜煎熬,遂写下此封《与妻书》,字字啼血,感人肺腑。

我犹记得这一段,初读时作者真挚的情感便让我忍不住落泪:‍‍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是: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现代文的全部内容,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例子(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例子(2):亲贤臣,远小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