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学习网 > 高中 > 理综 >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数学二级结论总结

  • 高中化学
  • 2024-03-26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做小结时,首先要把课堂笔记整理好,然后进行归类,列出总结提纲或表格。例如,初中化学第一章小结提纲如下:1。基本概念;2。重要的化学反应;3。重要的反应类型;4。重要的实验;5。化学的基本定律;6。重要的化学计算。那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知识清单电子版

高考理综的化学科目常考知识点都有哪些?掌握牢固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高考理综的提分至关重要!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化学必考常考的基础知识,供参考!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对于理科生来说,化学为理科所有科目中较为简单的科目。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化学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为此我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 2 CO 3 (或NaHCO 3 )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知识点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八个字“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文档免费

高一化学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化学必修一作为高中化学的基础篇和入门篇是各位高中生们必须要清晰的掌握的。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二、化学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 处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立即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苯酚沾到皮肤上 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

白磷沾到皮肤上 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

溴滴到皮肤上 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误食重金属盐 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立即撒上硫粉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 盐氧化物:CO、NO等

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 、HCl

酸 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 一元酸:HCl、HNO3

合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 按强弱分

质 弱碱:NH3?H2O、Fe(OH)3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高中化学流程题的常考知识点

高中同学们的学习任务日益繁重,该如何学好化学便是同学们头痛的问题,化学知识点该怎么总结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盐:NaCl。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高中化学的八个模块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300个知识盲点汇总!!看看你都掌握了哪些?

1、钝化现象:铁、铝在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钝化只在常温下用,加热条件下铁会与浓硫酸反应。

2Fe + 6H2SO4(浓)=Fe2(SO4)3+ 3SO2↑ + 6H2O 钝化是指活泼金属在强酸中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组织金属进一步反应。

2、浓盐酸、浓硝酸,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浓硫酸不拆开。

3、在离子方程式中,澄清石灰水要拆开写成离子,浑浊石灰乳不拆。

4、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有阳离子未必有阴离子,如金属中只有自由电子。

5、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6、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陷阱有:未告知体积,如PH=1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个数为0.1NA。

7、苯中无C=C双键。

8、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显碱性但不是碱,是盐。(稳定)

9、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稳定)在推断题中会出。

10、醋酸、苯酚、水、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故,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11、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是原子半径越大熔沸点越低;卤素单质是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大小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也就越高。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的全部内容,1、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2、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3、书写方程式中的物质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