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必修一公式?必修一物理公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那么,物理高中必修一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1/2
常见的力
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必修一物理公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四、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五、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高一物理公式
第一章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f = μFN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⑤
=⑥
位移差公式 :△s = aT2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 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物体平衡
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内容如下: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2、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4、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5、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物理必修一公式是:
重力:G(N)G=mg
密度:ρ(kg/m3)ρ=m/Vm
功:W=Fs=Pt
功率:P=W/t=Fv
功率:P(w)P=W/t
压强:p(Pa)P=F/SF
线速度:V=s/t=2πR/T2
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
向心力:F=Mv^2/R=mω^2*R=m(2π/T)^2R
以上就是物理高中必修一公式的全部内容,必修一物理公式是如下:1.速度Vt=Vo+at。2.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²-Vo²=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7.加速度a=(Vt-Vo)/t。